7月23日普患配资,在“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”上,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、中国互联网协会原理事长邬贺铨表示,人工智能从生成式大模型向AI Agent和Agentic AI发展,互联网进入智能体时代,AI for Internet与Internet for AI赋能互联网新质,引发功能、业态与体系架构的变革。
邬贺铨通过对2021—2024年移动宽带、固网宽带和总的宽带流量计算得出,2024年南北向流量和东西向流量因AI分别增加42%和6%,“两者加起来是48%。也就是说,近一半的流量增速是由人工智能贡献的。”此外,从全球来看,2024年下半年普患配资,由于人工智能的驱动,全球互联网流量增速提升到17.2%。
据CNNIC统计,截至去年年底,有17.7%的中国网民使用人工智能技术、人工智能的产品。邬贺铨同时指出,“总的来说,当前大家已经开始运用AI应用,但厂商提供的服务还很难实现商业闭环,很难变现。”
邬贺铨认为,要突破当前AI发展现状,就需要向智能体(AI Agent)和智能体协同群(Agentic AI)发力普患配资,希望通过新场景的突破形成商业上的闭环。
什么是智能体?邬贺铨介绍,“它是大模型+记忆系统+工具调用+规划能力形成的一个闭环。智能体不仅仅能执行,它可以通过反馈把执行结果进行反思,它还能够调用工具。这里的工具既包括软件工具,像API的调用、相关数据库查询等,也包括硬件工具,智能体可以连接外部传感器、机器人、具身智能、人形机器人等等。”
在邬贺铨看来,要补齐单一智能因果推理的“短板”,就需要进一步从AI Agent(智能体)发展到Agentic AI(智能体协同群),通过新增中心化编排层,在封闭系统里实现统一目标下多智能体合作。
简言之,就像是“群策群力”,集合多个智能体成为“超级代理”。
邬贺铨同时指出,如何实现智联网下异构智能体的相互协同、责任怎么分解等,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。“智能体协同群和智联网是现阶段AI走向落地应用的重要一环,它(的发展成熟)也是将来过渡到通用人工智能的一个必要阶段。”
邬贺铨说,著名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,到2028年普患配资,33%的企业都会嵌入Agentic AI(智能体人工智能),约15%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智能体自主完成,未来的十年会是人工智能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期。
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